• 设为首页
  • 收藏本站
  • 手机版
  • 微博
  • 微信
   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:
    1:搜索微信号(888888
    2:扫描左侧二维码
  • 快捷导航

    主题式复习讲座4——《机器人走入化学试题》

    [复制链接]
    ad*** 发表于 2025-3-27 12:01:06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
    人形机器人的全身都是黑科技:PEEK材料让机器人有了灵活的关节,碳纤维让机器人有了轻便的躯干,稀土永磁赋予了机器人的精准运动,电子皮肤使机器人有了触觉神经,传感器让机器人长了眼睛,各类电池给予了机器人无穷的力量。


    一、PEEK材料

    PEEK材料主要用于人形机器人的关节、躯体和四肢骨架,它是一种具有耐高温、自润滑、易加工和高机械强度等优异性能的特种工程塑料,其化学成分是聚醚醚酮,分子结构如下:


    1.下列关于PEEK结构和官能团的说法正确的是

    A.该高分子材料中含有醚键、酮羰基和碳碳双键

    B.分子结构中只含有醚键和酮羰基两种官能团

    C.该物质含有苯环,属于苯的同系物

    DPEEK材料属于纯净物,有固定的熔点



    3PEEK材料在医疗领域的重要应用之一是制作人工骨骼,其优势主要基于

    A.导电性优异,可耐高温

    B.可溶于体液,便于降解吸收

    C.生物相容性好,且医学影像无伪影

    D.成本低,且经久耐用


    答案:1B

    2.(1)略,别漏了2nHF

    2sp3 可能 122

    3C


    二、碳纤维复合材料

    人形机器人关节和躯体的许多地方也使用碳纤维复合材料,这是一种由碳纤维(由石墨微晶构成)与树脂等基体材料复合而成的材料,具有高强度、低密度、耐腐蚀等特点。


    1.以下关于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描述正确的是 。(双选)

    A. 碳纤维是一种有机高分子材料,具有规则的空间网状结构

    B. 碳纤维通过氢键与树脂结合

    C.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结构特点使其兼具了碳纤维和基体材料的优点

    D. 碳纤维复合材料可以制作球拍、撑杆、赛车等体育用品


    2.碳纤维复合材料中的碳纤维在一定条件下能与一些物质发生反应。

    1)在电解法冶炼金属时,石墨往往用作电极,是因为石墨具有 性,但在电解Al2O3冶炼铝时,作为阳极的石墨要定期更换,则该电极上的电极方程式为 ,石墨参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

    2)基体材料中含铝合金(主要成分Al及少量Mg等),若将碳纤维复合材料浸泡在NaOH溶液中,铝元素将转化为 (写微粒的化学式),该反应中的氧化剂是


    3.工业上以丙烯腈(CH2=CHCN)为原料制备碳纤维的一种流程如下:

    在预氧化过程中,聚丙烯腈分子链上的部分CH键转化COH等。

    1)写出丙烯腈发生聚合反应生成聚丙烯腈的化学方程式

    2)在预氧化过程中, (双选)。

    A.聚丙烯腈发生了氧化反应

    B.聚丙烯腈发生了加成反应

    C.有共价键的断开和形成

    D.有离子键断开和形成

    3)碳化过程可理解为烧掉杂质,只剩碳原子搭积木。某研究小组用含杂质a%(杂质不含碳元素)的丙烯腈制备碳纤维,若制备过程中碳元素的损失率为b%,最终得到含碳量为x%的碳纤维m g,则理论上需丙烯腈的质量为 g(列出计算式即可)。


    三、稀土永磁材料

    稀土永磁材料在人形机器人中主要应用于驱动系统、传动关节及感知控制核心部件,它的特性直接决定机器人的运动精度与效能。

    ……

    四、电子皮肤材料

    导电高分子材料在人形机器人中主要用于触觉感知、运动监测及仿生交互的核心位置,凭借其高灵敏度、可拉伸性和轻量化特性,成为机器人触觉神经的关键载体。

    ……

    五、传感器材料

    钙钛矿是指通式为ABO3的一类化合物,最早发现钙钛矿石中的CaTiO3,因此而得名。钙钛矿型化合物可用作人形机器人的传感器的功能材料。

    ……

    六、人形机器人的动力来源

    人形机器人的动力主要来自于锂电池和固态电池。

    ……


    《范汝广说化学》:18101846096(微信同号)

  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   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

    ×
    回复 打印

    使用道具 举报

  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    本版积分规则

    微信公众号

    官方微信

    手机APP下载

    官方微信

    QQ|手机版|LaTex|MST ( 沪ICP备18043106号-1 )

    Powered by Discuz! X3.5© 2001-2025 Discuz! Team.

  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